都市热线

香港苏富比呈现辛迪与杰伊·普立兹克(Cindy and Jay Pritzker)伉俪收藏,梵高罕见巨作领衔

来源:互联网

由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罕见巨作领衔

香港历来展出最重要的梵谷作品之一

同时呈献保罗·高更(Paul Gauguin)与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重要画作

于香港苏富比旗舰艺廊举办三日特别预展:

9月22日至24日

香港,2025年9月18日:苏富比香港将于下周首度呈现辛迪与杰伊·普立兹克珍藏(Cindy and Jay Pritzker Collection)中难得一见的经典名作——包括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保罗·高更(Paul Gauguin)与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等艺术巨匠的作品。这些巨作将在亚洲首度亮相,于香港置地遮打苏富比旗舰艺廊公开展出。展期为9月22日至24日,之后将巡回至阿布达比、伦敦与巴黎,最终于11月纽约历史悠久的布鲁尔大楼(Breuer Building)重新开幕之际,隆重上拍。

此次展出的重点,为文森·梵谷1887年创作的《Romans Parisiens (Les Livres jaunes) 》。此作不仅是迄今于亚洲公开展出的最珍罕梵谷画作之一。虽然梵谷一生热爱书籍与阅读,但以书本为核心题材的作品极为稀有,全世界仅知九幅,其中两幅为私人收藏。

普立兹克伉俪收藏中的每一件作品都如这幅梵谷画作一般,经过精心甄选。凭借非凡的鉴赏直觉,以及与艺术界翘楚的紧密合作,辛迪与杰伊确保他们的收藏始终汇聚最高质量。

除本次于香港展出的作品外,辛迪与杰伊·普立兹克的收藏更囊括了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胡安·米罗(Joan Miró)、马克思·贝克曼(Max Beckmann)与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的罕见杰作,亦涵盖中国艺术珍品,其中尤以一尊极为出众的唐代陶马俑最为瞩目。

普立兹克伉俪私人珍藏这些杰作近五十年。他们是当代最重要的文化赞助人之一,致力于推广各种形式的文化,并创立了举世公认为建筑界最高荣誉的「普立兹克建筑奖」。他们一生对艺术与对挚爱之城芝加哥的投入同等深厚,共同在塑造这座城市的文化与公共景观上留下了深远印记。辛迪以其远见卓识推动了哈罗德·华盛顿图书馆中心的落成,体现了她的坚定信念,以文学与艺术丰富公众生活。

在芝加哥以外,普立兹克伉俪的名字同样享誉全球,因为他们创立了「普立兹克建筑奖」。这一奖项表彰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不仅肯定其精湛造诣,更彰显建筑启迪人心、推动创新并服务社群的力量。历届得主包括贝聿铭、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安藤忠雄、坂茂,以及雅克·赫尔佐格与皮埃尔·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后两位正是布鲁尔大楼翻新的主持人,同时也是香港M+博物馆的设计者。

辛迪与杰伊·普立兹克(Cindy and Jay Pritzker)伉俪

收藏亮点:

文森·梵谷

《Romans Parisiens (Les Livres jaunes)》1887年估价:约4000万美元

「对书籍的热爱如同对林布兰(Rembrandt)的热爱一样神圣。」

文森·梵谷1880年致弟弟提奥的信中所述

「这是数十年来现身市场最精彩的静物画之一:融入梵谷标志性黄色调的明亮色彩,生动而富于生命力的笔触,以及仅见于《向日葵》等代表作的非凡尺幅。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得以收藏一幅博物馆级的巨作。《Romans Parisiens (Les Livres jaunes)》是梵谷思想内涵与情感表达最为深刻动人的静物佳作之一,浓缩了他对文学的热爱、色彩的执着,以及对新思想孜孜不倦的追求。」

Helena Newman,苏富比印象派与现代艺术部环球主席暨苏富比欧洲区主席

《Romans Parisiens (Les Livres jaunes)》在艺术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梵谷首次正式参展所展出的三幅作品之一。在弟弟提奥的鼓励下,这幅画于1888年入选并展出于巴黎划时代的独立沙龙(Salon des Indépendants)。这次公开展出成为梵谷的重要突破,不仅奠定了他在巴黎前卫艺术圈中的地位,也展现了他全新的艺术雄心与自信。如今,这幅作品与梵谷的《向日葵》系列并列,被视为他最出色的静物画之一,同时也是自1980年以来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的最大尺幅之作。

画面的构图非常耐人寻味:桌面上散落着一堆明显已被翻阅过的书籍,其中一本彷佛才刚被放下,彷佛画家只是暂时停下了阅读。梵高酷爱阅读,特别醉心于埃米尔·佐拉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等作家的小说。他的巴黎生活深受这些小说的滋养与启发。因此,《Romans Parisiens (Les Livres jaunes)》可视为梵高的另一种「自画像」——正如他在著名的《椅子》(1888)中,以一张简朴的椅子、一支烟斗与一个烟草袋来隐喻自身。在这里,则透过一迭迭书籍,暗示并呈现了那位沉浸其中的读者。

这件作品同时展现了日本版画对梵谷的深远影响。梵谷热衷于收藏日本版画,他与弟弟提奥同住的公寓,墙上更是挂满了这些作品。在《Romans Parisiens (Les Livres jaunes)》中,梵谷大胆运用鲜明的色彩和强烈对比的笔触,展现了1887年晚期那个转折点,色彩、题材与笔触在此交相辉映,最终凝练成他成熟时期的风格。

这幅画在梵谷家族中传承了三代,最后一次出现在拍卖会上是在1988年。此后,它曾于世界多家最具声望的艺术殿堂展出——包括奥赛美术馆、梵谷美术馆、芝加哥艺术学院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最近一次展出是在2016年。

《Romans Parisiens (Les Livres jaunes)》长年悬挂在普立兹克伉俪家中图书馆的核心位置,不仅彰显了他们一生对文学的热爱,也象征着辛迪以远见卓识推动芝加哥公共图书馆的精神。

保罗·高更

《La Maison de Pen du, gardeuse de vache》1889年夏估价:600至800万美元

「高更在布列塔尼的时光,是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在这里,自然与想象藉由大胆的色彩与造型融为一体,彻底改写了风景画的面貌。此幅由普立兹克伉俪收藏近30年,堪称艺术家备受推崇的蓬塔旺时期的代表之作。」

Julian Dawes,苏富比纽约印象派与现代艺术部主管

高更于1889年夏天在蓬塔旺附近的勒普杜村所绘的《La Maison de Pen du, gardeuse de vache》,是现今仍由私人收藏的蓬塔旺风景画代表作之一。在高更于那个关键年份创作的22幅蓬塔旺风景作品中,如今仅有4幅——包括本作——仍由私人收藏。此作是近四十年来拍场上最为非凡的杰作。

此幅见证了高更艺术演变的关键时刻。高更多次在布列塔尼、巴黎的逗留的时光,以及前往马提尼克的旅程中,并与梵高于亚尔的著名合作,使他的艺术技法与其独树一帜的风格与意象逐渐成熟,成为现代艺术最为人熟知的其中之一。马提尼克的鲜明色彩、梵谷的激情笔触,以及日本版画。高更称这条全新道路为「形与色的综合」,藉由梦境与想象,将自然转化为抽象的表现。

这幅以布列塔尼壮丽的海岸线为背景的画作,描绘了一座孤立于岩石峭壁上的房舍,前景中是一位牧牛的女子——既植根于日常生活,又蕴含静谧的象征意涵。

卡米耶·毕沙罗

《Bords de l’Oise à Pontoise》

1872年

估价:120万至180万美元

1872年创作的《Bords de l’Oise à Pontoise》,是毕沙罗第二度定居蓬图瓦兹初期的代表性作品。这段长达十年的居住期,被公认为他艺术生涯中最具革新意义的时期之一,并在印象派运动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幅捕捉了城镇外不远的瓦兹河景致。

它充分展现了毕沙罗在此阶段艺术风格的转变——他逐渐走出前一个十年较为静态的风景描绘,转而更专注于光线、氛围与动态,并以充满表现力的笔触与明亮的色彩来刻画自然。这些艺术上的创新对许多与他同时在蓬图瓦兹创作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81年,塞尚也从同样的观景位置,创作了另一幅画。

《Bords de l’Oise à Pontoise》同时拥有重要的展览与收藏历史。它曾作为代表性作品参展于国际现代艺术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Modern Art),后来被称为军械库艺术展(Armory Show)。这场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展览,首次向美国观众呈现欧洲前卫艺术,助现代主义于美国兴起。

展览日期:

苏富比香港,9月22至24日

巴萨姆・弗雷哈艺术基金会,阿布达比,10月1至2日

苏富比伦敦,10月9日至16日

苏富比巴黎,10月20日至24日

苏富比纽约,11月8日开幕

现代艺术晚间拍卖,包括辛迪与杰伊·普立兹克收藏

苏富比纽约,2025年11月

苏富比旗舰艺廊

中环干诺道中8号置地遮打

开放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六 11:00AM–7:00PM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 11:00AM–6:00P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