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热线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带您一起关注:高息陷阱,远离非法集资

来源:互联网

金融消费者需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息回报”“熟人推荐”保持审慎态度,通过正规渠道投资理财。如遇纠纷,应依法理性维权,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通过典型案例揭示此类骗局,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远离非法集资。

案例介绍:某资产管理公司,在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利用亲朋好友的口口相传,以还本付息为承诺,该公司承诺超过10%的超高年利率,通过亲友间的相互宣传推介,共非法吸收存款600余万元,但案发时仅归还本金16万元。其中,公司法定代表人牟某(化名)的表哥郭某(化名)在得知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理财业务后,积极向亲友及附近村民宣传,并代为办理投资手续,非法吸收存款110万余元,案发时归还本金21万元。案发后,郭某与集资参与人达成和解协议并获得谅解。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单位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被告人牟某、郭某的行为违反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扰乱了金融秩序,非法吸收了公众存款,因此应追究其刑事责任。最终,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被判处十万元罚金,牟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五万元,而郭某则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二万元。

案例分析牟某和郭某利用群众希望财富保值增值的愿望,采用多种手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他们善于包装公司,通过夸大公司规模、制作虚假理财单和编造投资项目等方式获取群众信任。同时,他们还利用高利诱惑,许诺高于同期银行存款三至五倍的高利率,吸引缺乏理财手段的群众投资。在群众投资后,他们以借新还旧的方式维持资金链,直至最终断裂。此外,他们还通过熟人的口口相传和互相宣传推介来吸引更多群众投资。

这些活动不仅严重破坏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还导致集资参与人损失惨重,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在进行投资理财时,我们必须保持谨慎。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在此呼吁广大金融消费者: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要合理评估收益与风险。如果发现非法集资活动,我们应该及时举报并止损。非法集资本质上是一种庞氏骗局,随着非法集资金额的不断扩大,最终必将崩裂。金融消费者应充分认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一旦参与其中,应该果断退出,并向当地的金融管理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