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热线

草原歌飞润通辽 中视艺宣以乐为媒激活文旅新活力

来源:互联网

当马头琴的悠扬旋律掠过科尔沁草原的夜空,当《草原的月亮》的熟悉曲调引发全场大合唱,“草原飞来的歌” 2025 云飞巡回演唱会通辽站在奥体中心体育馆圆满落幕。作为本次演唱会的核心支持方,北京中视艺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视艺宣”)凭借深耕行业的专业积淀,将草原音乐与通辽文化深度融合,不仅为观众奉上一场治愈心灵的音乐盛宴,更以文化 IP 为钥匙,解锁了通辽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图景,成为其继《金雕飞起的乌兰察布》后,文旅融合实践的又一精彩篇章。

乡音绘就画卷 草原风情浸润人心

当晚的舞台上,从包头走出的草原歌者云飞携 20 余首经典曲目温情开唱,用极具穿透力的嗓音串联起草原的苍茫辽阔与故土的温情眷恋。《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离别草原》等传世佳作轮番上演,悠扬的长调与明快的节奏交织,将西辽河的千古文脉与科尔沁的草原风情娓娓道来。更令人动容的是,云飞特意献上饱含乡愁的定制曲目,一句句真挚唱腔如同鸿雁传书,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洒向每一位观众心田。

中视艺宣以科技为笔,为这份乡音勾勒出绝美底色。舞台背景主屏随旋律流转,依次呈现哈民考古遗址的史前文明、珠日河草原的广袤无垠、悦来河街区的灯火璀璨,当全场观众自发点亮手机闪光灯,星海与舞台上的蒙古包造型灯光交相辉映,马头琴的余韵与观众的欢呼声响彻夜空,构成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草原交响图景。

——总制作人张耿以“音乐+文旅”破局,执行统筹陈泽华以专业护航

2025年11月1日晚,通辽奥体中心体育馆内灯火璀璨,民族音乐与现代舞台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草原飞来的歌”云飞巡回演唱会通辽站以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不仅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草原文化体验,更以“文旅+音乐”的创新模式,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劲动能。这场成功的背后,是总制作人张耿对文旅融合的前瞻布局,以及执行统筹陈泽华对细节的把控。

歌声引客入画 文旅效应持续发酵

这场演唱会的成功举办,生动印证了中视艺宣 “以文化 IP 激活地方经济” 的运营理念。开票信息一经发布,便引发周边住宿需求的显著上升。这种拉动效应并非偶然 —— 中视艺宣在演出策划中巧妙植入通辽文旅元素,通过云飞讲述草原故事、舞台短片展示科尔沁 500 公里风景大道等方式,让演唱会成为 “悦来通辽” 品牌的移动宣传窗口。

演唱会落幕之后,文旅热潮仍在延续。在通辽市博物馆,游客们循着歌声中的历史印记,探寻西辽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莫力庙沙湖景区内,马头琴演奏体验区前排起长队,来自浙江、沈阳的游客纷纷驻足学习;霍林郭勒市的云端自驾游营地中,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正体验科尔沁婚礼习俗,感受非遗文化的鲜活魅力。

专业保障护航 品牌实力铸就经典

一场万人级演唱会的圆满落地,离不开幕后的专业支撑。中视艺宣将承办河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开闭幕式的成熟经验融入本次执行,提前两个月完成场地勘测与方案设计,构建起覆盖策划、舞美、安保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适配通辽的场地特点,团队定制了可调节式舞台结构,确保不同区域观众均能获得最佳视听体验;智能票务系统的应用让入场效率提升 40%,观众无需长时间排队即可顺畅入场。

更值得称道的是中视艺宣的跨部门协同能力。通过联动公安、消防、文旅等多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提前开展三次全流程演练,成功化解了万人聚集场景下的安全风险。“我们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科技为翼’,既要让观众听见草原的声音,更要让他们感受到通辽的温度与安全。” 中视艺宣项目负责人表示,这种专业精神正是其在文旅融合领域持续领跑的核心密码。

余音绕梁处 通辽故事再启程

从《金雕飞起的乌兰察布》的沉浸式演绎到通辽演唱会的乡音共鸣,中视艺宣用一次次实践证明,专业文化机构是推动地方文旅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场草原音乐盛宴播下的文化种子,正在西辽河畔生根发芽。            歌声会消散,但草原的邀约从未停止。如果你想追寻音乐中的风景,不妨踏上科尔沁 500 公里风景大道,在莫力庙沙湖的晨雾中聆听鸟鸣,在辽河公园的版画长廊前触摸艺术,在蒙古包中品尝地道的草原美食。这里有历史的厚重、自然的馈赠,更有音乐与生活交织的烟火气息。

从舞台星光到草原晨光,通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让我们带着演唱会的余韵,走进这片被歌声浸润的土地,让每一次驻足都成为与草原的深情邂逅,让这段音乐之约,延续成与通辽的长久缘分。

标签: